
我们在读很多的英文混缩杂志和论坛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陌生的形容音色的词语。如果不对这些词语做定义,由于每个人的理解差别较大,最终也不利于交流。而国内的很多扩音和混音书籍只是简单地区分几个频率的主观感觉,对大多数的主观词语都没有涉及。
Airy(空气感):空间感。配音仿佛在一个较大的、令人愉快的空间中,并且带有一定量的没有声染的混响。高频延伸到18kHz。
Bassy(低音感):强调200Hz以下的低频。
Boomy(隆隆感):集中于150Hz位置左右的低频。大音量、衰减慢。
Boxy(盒子感):强调200Hz-550Hz位置的频率。配音像是从盒子中发出的。
Breathy(呼吸感):拥有良好的高频响应,音色可以参照笛子之类的管乐器。
Bright(明亮感):强调和基频相关的谐波的高频。
Brittle(易碎感):强调高频同时基础频率成分很弱。
Chesty(胸腔感):用来描述一个歌手的配音,仿佛他的胸腔很大。125Hz到250Hz频率有提升。
Clean(干净的):没有噪声、失真、削波、串音等影响。
Clinical(冷淡的):过于干净,没有生命感和体积感。
Colored(染色的):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音色。在细节上不自然。
Crisp(脆):提升高频。有力的,干脆的。
Dark(暗):高频成分较少。集中于中低频。
Depth(深度感):乐器或频率上有封闭和深远的感觉。拥有良好的瞬变响应,并且能清楚地呈现直达声和反射声。
Detailed(细节感):能较容易地听到音乐中的细节。充足的高频响应和明显的瞬变响应。
Dry(干):没有添加任何效果,没有空间感。瞬变响应快速衰减。
Fat(肥厚感):相对于高次谐波来说,基础频率更为充分。100Hz到300Hz的配音会比较突出。
Forward(靠前感):配音听起来非常靠近听者。强调2kHz到5kHz位置的频率。
Grainy(颗粒感):配音听起来像是被分成了许多小颗粒,而不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可能存在谐波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