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传播的互动性 在主持人节目中“受众参与”程度加深,特别是实现了传播过程中的“实时互动”,因此,互动性成为主持人节目传播形式的一大特色。过去的传播理论也重视受众的...
语言传播的互动性 在主持人节目中“受众参与”程度加深,特别是实现了传播过程中的“实时互动”,因此,互动性成为主持人节目传播形式的一大特色。过去的传播理论也重视受众的参与,不过那时主要关注受众接受媒介传播时调动想象和情感的介入程度,强调的是“心理参与”和“现场参与感”,显然只是徘徊在参与的心理“感觉”上。社会发展到今天,受众收听广播节目、收看电视节目时,这种“心理参与”和“现场参与感”虽然还都是需要的、但仅仅仅是这些就不够了,受众要求“亲身参与”和“深度参与”,即除了节目播出后打电话、写信表达自己刘节目的意愿外,更希望直接参与到节目的制作播出中来,以兼有“传者”和“受传者”的双重身份出现在节目中。于是,传播者也积极运用“受众参与”及主持人与受众的“互动”改进节目传播方式,使受传者在传播中获得平等感并产生更多的能动性。 在参与型、互动性的主持人节目当中,一方面主持人可以与在节目录制或播出现场的听众、观众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不在现场的受众能够通过热线电话、短信沟通、现场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网络咨询等方式,与主持人或其他节目参与者进行直接的交流,尤其是利用手机短信扩大了广播电视吸引受众参与并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互动交流的途径。太持人节目参与的方便和互动的真实.比本持人节目形式的传播充满了实时互动沟通的魅力。在这类主持人节目形态中,受众已然是节目的重要“构件”,有时甚至是节目的主体(如谈话节目、游戏娱乐、竞赛类节目、真人秀节目),主持人也始终处在组织嘉宾和受众展开讨论或各种节目环节的开放、动态的过程中。主持人节目中的这种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受众在传播中享有一定的主动权和表达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受众只有决定是“中断”还是“继续”接收节目那种实际上的被动地位。受众在主持人节目中平等的参与、积极的互动,极大地焕发了他们对媒体的热情,有一种“这是我们自己的节目”的亲近感,从而激发了受众进一步的深层参与,于是,从整体上促进了主持人节目收视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