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时重音的表达方法 宋代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议论“古之善歌者”时说,善歌者“内里声”,意思是歌声发自内心,又说“不善歌者,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韵,谓之...
配音时重音的表达方法 宋代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议论“古之善歌者”时说,善歌者“内里声”,意思是歌声发自内心,又说“不善歌者,声无抑扬,谓之“念曲”;声无含韵,谓之‘叫曲’。这又说的是声音若无对比变化,那将是平淡无味,缺乏情感内蕴的。其所谓“念曲”“叫曲”的说法,与我们批评语言表达的“念书味儿”,以及感情苍白或直白不是一样的意思吗”而重音的表达,并非简单地重读,善表达者应以理解为基础,以内心感受为依据,用语气来带动。换句话说,重音表达方法的多样性和声音形式的丰富性必须依托于思想感情的具体性、真切性,而不单纯是声音高低强弱的形式上的装饰或技巧的卖弄。其要义,一是重音的表达要发自内心,不可“见字生情,而应“声有含韵”;二是重音表达手段要多样,避免单一和重复,即“声有抑扬”。 重音表达方法的核心是对比,是重音音节与非重音音节在声音可比因素上的对比,这些声音因素的对比是直接可感的,而且其中的细微变化全都联系着语言目的、语言态度,它发自于内心,表现着内心的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