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的心理基础 一个完整的言语过程,包括发音、传输和被感知,离不了人类对声音的感知这一物质基础,也就是离不开人的大脑和耳朵。 人脑是言语发声的直接物质基础。发音器官迅...
发声的心理基础 一个完整的言语过程,包括发音、传输和被感知,离不了人类对声音的感知这一物质基础,也就是离不开人的大脑和耳朵。 人脑是言语发声的直接物质基础。发音器官迅速的调节活动,完全依赖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自动控制来实现.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人类的言语活动主要跟大脑左半球的某些部位相联系。实验证明,大脑左半球主管理性的抽象思维,右半球主管情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自动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挥。发音的时候,大脑从言语中枢向言语运动分析区发出动觉冲动,然后从皮层向各发音器官发出信号,指挥发音。 第二,协调。发音是各个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而控制各系统的神经中枢并不相同,由大脑中央神经系统统一协调。 第三,监听。说话的声音不仅传到听话人的耳朵里,而且也被说话人接收。大脑指挥发音器官发出去的声音被自己的听觉器官接收重新送回自己的大脑,这个循环过程叫做声音反馈。大脑利用听觉的监听功能,根据反馈的声音判断发出的声音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就迅速发出指令.让发音器官做必要的调整。 第四,识别。人类从听觉上辨别语音实际上有个筛选过程,不是有什么声音就听什么声音。在有的情况下,可能把这个音听成那个音;有时对某个音十分敏感,而对另一个音可能忽视。语音识别同各民族、各人形成的语音听说习惯有很大关系。 发声和一般的言语发声不同,一般说话是“想”就“说”,“情”动而“声”发,是很直接、很自然的过程。一般是有稿的,而且常常是别人写的,必须把稿件变成自己想说的话,才能说得贴切自然,说得有感情。这个“变”的过程就是对稿件的分析理解和具体感受的心理过程,这是由文字稿件到有声语言的“中介”。这个“中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中介,认真备稿,在内容上下工夫,把稿件变成“自己”的,真正用脑来指挥口,心口相应,发出有“情”之“声”。